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
除掃墓祭祖外
古俗還有清明寒食不開火之說
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清明食俗嗎?
此時正是許多時令美食上市之時
清明吃什么?看過來!
青團子
清明,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,并且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,正因為如此,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。
用料:
糯米粉160g、粘米粉30g、凍菠菜30g、蜂蜜15g、植物油15g、清水170g、紅豆沙280g
做法:
1.將豆沙分成14份,每個20克,放入冰箱略凍一下,方便包團。
2.凍菠菜加150克清水煮開,然后用調理機打成汁(不打也可以的)。
3.糯米粉160克、粘米粉30克、蜂蜜15克和油15克倒入料理盆中拌拌,趁熱倒入菠菜汁,用筷子拌成絮狀。
4.根據實際需要加些水在料理機桶中晃晃,加入面團中,揉成軟硬適合的面團。
5.將面團也分成14份,每個約30克。取1個小面團,按個窩,放1個豆沙球在其中。
6.轉著將餡料包裹在面團里。
7.有裂紋的地方沾點菠菜汁水,輕輕的搓圓,搓光滑。
8.依次做好全部,每個青團下面墊一張小油紙,排列在蒸籠中,彼此間要有空隙。冷水上鍋,大火將水燒開,水開計時,中火蒸10分鐘。
9.蒸好后抹一層薄油在青團的表面,為了看上去光亮,并且不易粘。
艾葉粑粑
艾草有理氣血、祛寒濕的功能,清明時節天氣陰濕,吃艾葉粑粑正適合祛濕溫補,艾葉粑粑味道香濃,口感清香,那種淡淡的香草味道,可以使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。
用料:
艾葉600克、糯米粉600克、粘米粉120克、白糖110克
做法:
1.把新鮮的艾葉清洗干凈,然后放入沸水中焯水,去除艾葉中的苦味,保留艾葉的新鮮口感。
2.焯水之后的艾葉分批倒進攪拌機中,加少許白糖一起攪拌。
3.盆里倒入糯米粉和粘米粉,攪拌均勻,讓兩者混合起來。然后將攪拌好的艾葉汁倒在糯米粉上。
4.將艾葉汁和糯米粉全面地攪拌均勻,攪拌至沒有糯米粉。
5.將形狀做出扁圓形,然后把艾葉粑粑放在粽子葉上,如果沒有粽子葉,可以放在刷了油的盤子上,這樣可以防止粘鍋。
6.冷水下鍋,大火蒸煮15分鐘,然后轉小火繼續蒸煮5分鐘,時間一到,軟糯可口的艾葉粑粑就做好了。
歡喜團
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,用線穿之,或大或小,各色點染,名曰“歡喜團”。舊時,在成都北門外至“歡喜庵”一路擺賣。清人《綿城竹枝詞》有詩云:”喜庵"前歡喜團,春郊買食百憂寬。村醪戲比金生麗,偏有多人醉腳盆。”
用料:
糯米粉600g、紅薯泥400g、芝麻160g、糕粉40g、糖60g、油60g、白芝麻適量
做法:
1.首先煮紅薯,將煮軟爛的紅薯撈出按壓成泥。
2.趁熱放入糯米粉和成軟面團。
3.將和好的面團分成若干小份,取一份搓成團,按個窩包入白芝麻餡料。
4.搓圓,粘上白芝麻。
5.鍋中倒半鍋油,油溫熱,下麻團,保持中小火,中間要不斷的翻一翻;當麻團慢慢地漂浮起來,要壓一壓,這樣可形成中空。炸成金黃色出鍋。
棗糕
棗糕又叫“子推餅”,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面,夾棗蒸食。他們還習慣將棗餅制成飛燕形,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,可以冷食,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。現在句容餐桌上也經常可見棗糕的身影,小孩和老人都很喜歡吃。
用料:
白面200g、玉米面600g、酵母粉適量、白糖適量、棗適量
做法:
1.白面和玉米面加入適量酵母粉、白糖溫水和面,發面2小時。
2.鍋里放入涼水,在放好屜布將面均勻鋪上攤平,里面放入棗。
3.在上面均勻用筷子扎些孔,為了好熟。
4.在鍋里靜置20分鐘左右,進行蒸制,水開了計時25分鐘即可。
5.蒸制熟了,關火在稍等3到4分鐘揭鍋,切塊裝盤。
清明螺
清明時節,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,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,最為豐滿、肥美,故有“清明螺,抵只鵝”之說。若食法得當,真可稱得上“一味螺螄千般趣,美味佳釀均不及”了。
用料:
螺螄500g、青椒2個、紅辣椒1個、油適量、鹽適量、蒜瓣3個、白酒10ml、生抽15ml、白糖2g、雞精少許、辣椒醬10g、蔥姜適量
做法:
1. 準備好所有的食材,螺螄淘洗干凈,去尾,青紅椒切碎,蔥姜蒜切碎。
2.炒鍋倒油爆香蔥姜蒜。
3.在放入青紅椒翻炒出香味。
4.然后倒入螺螄翻炒。
5.淋入白酒炒香,加入辣椒醬、生抽,燜煮一會。
6.加入白糖和適量的鹽。
7.加少許雞精翻炒均勻關火。
此外,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、蛋糕、夾心餅、清明粽、饃糍、清明粑、干粥等多種多樣美食的習俗。
清明將至
快來“劉姐菜籃子”囤貨食材一波
小長假正好可以宅家
給家人做上一頓豐富的清明節大餐
一起共享時令美食!